2019年12月24日,由数字政务平台、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政务专委会、华中科技大学电子政务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9中国国际数字政务博览会”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酒店成功举办。一窗式首创设计者与实践者、操盘手,原广州荔湾政务办主任刘允强在会上发表题为《互联网思维下一窗式政务改革与实践》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习近平总书记说,就是要营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能够增强或者激发微观市场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另一方面要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政府更快、更深刻地进行职能转变,更好为企业服务,造福于群众,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条例》从法律法规上明确:“对政务服务大厅中部门分设的服务窗口,应当创造条件整合为综合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明确要求实“一窗式”综合受理!其中,政务服务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优化国内营商环境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举措。实践证明:推行“一窗式”是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最有效、最直接、最管用的“一招”。而“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必须要在互联网思维下才能取得成功!
今天,主要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下面6个话题:
一、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下的政务服务?
我认为“互联网+政务服务”不是简单的“政务上网”,更不是开通微博、微信或弄个APP就了事的,而是对政务模式的深刻变革。它不仅要求把政务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便捷化,更要求在移动互联新形势下的政务服务也要具备互联网“五个思维”:
1、“用户思维”,即从用户“易用、爱用”的普适性体验感角度改进政务服务设计。
2、“流量思维”,即“是否真实办事的流量,还是事后补录刷流量”来检验政务服务成效。
3、“平台思维”,即通过集约化重新构建“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微政务”的“数字政府”模式。
4、“营运思维”,即通过“政企合作”,实行管运分离的营运思维引入 政府治理中,打造更加高效的政府。
5、一体化思维”,即从机制体制入手,从技术革新、业务创 新、管理创新、体制改革等开展全方位、成体系的改革。
二、什么是标准化的一窗综合受理?
1、物理集中:即合并由各部门(包括行审局)分设的窗口为统一规范标准的综合受理窗口,前台受理窗口均有政务服务中心人员承担,后台由各进驻部门(包括行审局)负责分类审批,统一由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负责出件,实行受、审分离。
2、技术集成:即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规范接口、数据共享标准,统一群众办事线上线下入口标准。
3、机制(制度)集聚:即配套机制(制度)如共享制度、电子证照制度、证照监管执法一体化衔接制度、相关管理机制等系列制度要同步集中建立起来,让运作有规范、有标准。
如果要对一窗受理来一个定义,必须至少含有这三个方面的内涵。
三、为什么要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
1、现状
2017-2019走访206地足迹:29省+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107城、122区县、39街乡镇、30村、社区。
目前政务服务的版本模式特征
1.0“一条龙式:部分审批部门进驻政务大厅,各自摆摊设窗,各自提供咨询服务和受理,审批须回各自部门审定,办事人要跑部门窗口。
2.0“一站式”:所有审批部门进驻政务大厅,个别业务实行相关部门物理整合式“一口受理”,业务还是部门各自受理,办事人还是要跑部门窗口。
3.0“一门式”:按各部门自行设立为“小一门”或多个部门组合为“大一们”综合一窗受理,受理窗口为各部门人员,受、审没有分离,每项业务实行两套信息受理系统重复录入,办事人等待时间长、效率低,还未实现一窗通办。
4.0“一窗式”:实现法人类所有业务不分部门一窗通办、联办,公民类下沉就近一窗综合办理,受理窗口均为政务中心人员承担,实行受、审分离,并推行信息共享、互联互通、自助终端、微信、APP、客户端、邮政快递、小蜜蜂箱网办收件取件、远程视频服务等“互联网+服务”模式。
5.0“五个一综合式”:实现“一卡通行、一号接通、一格管理、一网办事、一窗服务”的新型社会治理和政府公共服务模式。
6.0“三位一体联动模式”:典型特点:放、管、服三位一体联动集成服务,综合监管,联合惩处,实现“一窗式服务、一网格监管、一队伍执法”三位一体事中事后监管联动执法模式,有全政务生态互联网+服务的支撑,包括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政务机器人客服、跨城通办等。
2、问题
传统式政务大厅办事的“3大痛点”
目前省级统建政务服务平台模式
从理论上很理想,从顶层设计,“一统到底”,减少信息孤岛,数据共享易。但是统建是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和基础上,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和足够的建设资金才能实现的。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能做到这一点的省级不多。更多的是以下的这些情况,仅仅停留于建了一个省的政务服务平台,就以为可以一网一平台统办了。其实在实际应用上要落地非常困难。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公安、海关、税务、工商、发改、规划、外经贸等系统,都是从上而下独立的,在省级统建的各地区目前基本没有对接成功落地应用的案例,这些非常关键的系统都未能联通,其省统建系统除了考核外,实用性大打折扣;
二是现实中最常业务应用与操作的是市、县、区一级层面,要求需要事项细化与颗粒化,省统建难以满足基层需求,统建公司也难以招架各地的“抢人”落地,只能应付式地复制通用版和派出技术力量不强地人员,有些甚至式临时招聘山寨人员充数。另外,各地受制于统建无法创新,大部队齐步走,将影响全省各地的创先性和领先性。
3、原因
传统的政务服务“8大难点 ”
4、分析
为什么要推行“一窗式”综合受理改革?
从群众和企业的角度
一是改变了依部门设窗口造成办事群众东奔西找的弊端,特别有同时许多市民办同一业务时就更快捷,缩减了办事时间,使群众企业办事更加方便,更加直观,更加容易操作。
二是一窗受理后,办多个事项时,真正实现了联审联批,套餐式、链条式的“办一件事”的审批,实现材料共享共用。
三是实现了标准化受理,解决受理审批权力不规范问题。综合受理模式运行前,各入驻部门虽然有公开有关办事流程,但不规范、不完善,留下很多自由操控的空间。受理、审批所需的材料经常出现不统一的情况,不同的受理审批人员有不同的要求,导致办事群众经常无所适从。实施综合受理模式后,要各入驻单位将受理、审批事项及其所需材料以清单形式列明,交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的综合受理窗口,由窗口人员按照清单标准列明内容进行收件。后台审批人员接收到前台窗口人员推送的收件材料后,不能再随意要求增减清单所列内容而退回材料,必须直接进入受理审批程序,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审批。这样实现受理由清单标准说了算,不再是受理人员说了算,从而受认为因素的影响。
从政务服务管理机构的角度
从广西北海事件和天津南开区事件给了我们政务同仁一个警示:凡是在办事大厅出现的问题,不管是不是你受理的,是不是你的人,都找你政务中心或者行政审批局算账,推不掉责任! 当下各地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由各部门进驻“摆摊设窗口”的服务方式, 形成的各自为政、归属不一的状况,导致政务服务中心事实上的权力中空而无 法有效管理,靠所谓的考勤、通报等等措施纯属隔靴搔痒,所造成的“门难进、 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窗口作风问题将难以根治,出了问题由政务服务中心“背锅”将成常态,你管不住、管不好别人的“人”而替人受过确实“冤”! 所以,期望各地政务同仁尽快实行“一窗式”政务改革,来解决这个问题,减低问责风险。
为什么一窗式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呢?因为一窗式有两个最大的特征:
1、窗口数量大大压减。综合受理解决“忙闲不均”和管理的压力;
2、窗口人员的更替。将前台受理窗口的人员全部替换为由政务中心直属管理的人员来承担,那么,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管自己的“人”总比管别人的“人”可控,那么,一方面由于窗口人员的作风问题而造成的问责风险将大大下降,另一方也因为“窗口人员的替换”而更加容易实现窗口受理前的各种便民服务的举措,让群众的获得感得到了提升,从而实现了窗口服务满意度的提高,是一种双赢的局面。当然了,不等于说,政务服务中心自己的人就必然没有作风问题,但,总得承认,管理自家人比管别家人好管理。
在问责风险高居的当下,一窗式改革真是一举两得!
从审批部门的角度
一是没有改变权力和责任,谁审批还是谁审批。一窗受理模式并不是体制改革,只是受理流程改革,说白了,审批部门权力没有受损失,而且还将面对媒体曝光暗访的风险转给了政务中心。
二是改革释放廉政风险。过去在政务服务提供过程中,由于窗口人员暗箱操作导致的乱作为甚至腐败等现象,群众反响强烈,各部门领导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一旦被曝光、被举报,要处理时都是具体的人员身上,很少会追责到领导身上,因此,部门领导为了部门的声誉,往往会采用息事宁人、甚至护短遮丑的方式掩盖。但是,中央从严治党后,往往基层一线窗口工作人员的作风问题、廉洁问题给各位领导带来“一岗双责”问责的风险。通过改革后,“一窗式”实行由政务中心负责“按事项标准化清单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部门分类专业审批、统一政务中心专窗出件”,管住“进口和出口”,真正“一网打尽”而杜绝“体外运行”起到了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有效地切断了利益的链条和寻租空间,起到了“防火墙”的作用,将暗箱操作变成阳光运作,降低廉政问责风险,从机制上实现了“不见面审批”,较好地实现了难以腐、不能腐的机制保障,大大减轻部门承担责任的风险。
三是改革解决人手不足过去部门常提单位人手不够,要求增加人力。改革就是通过建立增效机制,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达到整合资源、优势互补、节约人力、满足工作需要目的。通过改革,不用再安排专人“摆摊设窗”受理,通过政务中心专职一窗综合受理,减少窗口,审批部门退到后台只负责专业审批,实行受、审分离,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如有的部门称编制少、难以安排人员入驻政务大厅,研发远程视频系统,业务少、人少的部门就可以做到人不入驻,照样可以同步在服务大厅通过视频在线受理业务。我想,这样于群众方便、于部门有利的改革,部门领导应该拍手称快。
四是改革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改革,优化流程、依靠信息技术,提高办事效率。特别是“一窗式”最大的优势在于真正实现业务的通办、联办和信息共享、材料共用,实行套餐式、链条式审批,一方面解放了部门的人力,释放了效能,也同时为审批带来更安全可控。因为,过去要求办事的群众要提供各类证明,其实这些提供的证明都是从窗外流入的,难以保证他的真伪,而通过一窗通办联办,这些都可以在窗内内部流转,其真实性就精确安全。另一方面也大大方便了办事群众,获得群众认可,提升政府形象。
从党委政府的角度
一是节省了人力成本;(成本账)
二是提高了行政效率;(效率账)
三是切断了利益链条;(廉政账)
四是优化了营商环境;(发展账)
五是赢得了党心民心。(初心账)
四、设立了行政审批局还有必要一窗式吗?
两种模式的互补性决定
行政审批局改革进行的并不是很彻底,有的地方仅仅是在政务服务中心加挂行政审批局的牌子,有的只是做到了行政权力的部分划拨等群众或企业办理不同的事项,还得分头跑行政审批局窗口和没划转事权的部门窗口去办理业务,分别盖行政审批局的印章和没划转部门的印章,所谓“一枚印章管审批”还没有真正实现落地!仅仅在后台审批得到部分优化,但在前台
综合受理上还是各自为政或分类综合,并没有解决受理前的服务和统一综合受理的问题。
“一窗式”模式与行政审批局模式各有长短,并非对立者,而是行政审批局模式的必要结合!“一窗式”模式解决的是政府是一个整体对外服务,有效杜绝”体外运作和利益链条,而行政审批局解决了内部资源的整合,提升了效率。
行政审批局必须推行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模式
因此,必须通过“一窗式”综合受理模式,实行前台受理窗口由政务服务中心直接管理和承担,按照各入驻部门(包括行政审批局)提供的受理清单,进行标准化受理收件。实行“一窗通办、联办,包括行政审批局之外的其他审批部门的业务“,真正解决“门难进”和跑”多个窗口“的问题。
五、如何实现“一窗式”综合受理落地?
今天,我着重以本人亲自设计和实践操刀的广州市荔湾区“互联网思维下政务服务改革与实践”为案例,进行剖析。虽然不一定很完善,但从中对解决行政审批改革中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让大家少走弯路,供各级领导在推进改革中参考。
今天,我着重以本人亲自设计和实践操刀的广州市荔湾区“互联网思维下政务服务改革与实践”为案例,进行剖析。虽然不一定很完善,但从中对解决行政审批改革中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让大家少走弯路,供各级领导在推进改革中参考。
对推进”一窗式“模式在理解上存在4大主要问题
1、一窗受理是否合法?如何界定受理与审批的责任?
一窗式改革必须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原则推进
(一)三集中:即部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承担审批职能的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
(二)三到位:行政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到位;行政审批授权承担审批的科室到位;电子监察到位。
(三)受理与审批职责分离:负责行政审批事项受理的单位与负责行政审批的单位分离。
(四)审批与现场勘查、管理分离:行政审批部门对需要现场勘查的事项由审批科室负责审批,指定其它科室负责申办事项的现场勘查、收费计价和日常管理工作。
前台受理窗口与后台审批责任的界定
政务服务中心前台综合收件窗口按照各部门提供的业务收件清单和样本进行收件,如窗口收
件工作人员不按收件清单收件,责任由政务服务中心负责;如政务服务中心已按收件清单收件,但由于收件清单错漏而造成的退件、投诉等问题,责任由各相关提供清单和样式部门负责。对审批部门没有上报事项或没有提供事项收件清单和样本而造成收件窗口不能收件,责任由审批部门负责。
各审批单位在前期提供的业务事项(包括:审批和服务事项)的收件清单和样本基础上,要认真梳理和检查,确保所提供的收件受理清单和样本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梳理和检查的结果由各有关部门确认盖公章后,在改革前报政务办;今后,凡有政策性修改和调整必须及时通知政务办对窗口收件清单作相应的调整;对新增加事项也必须及时提供收件清单和样本给政务办,以保证收件的准确性、规范性,凡因不及时提供相关业务收件清单而造成无法收件的,由相关部门承担责任。各审批单位要认真梳理和检查本部门在网上办事大厅和其他方式公开的事项材料(包括:事项内容、办理条件、受理材料等政务公开信息),确保网上办事大厅与行政审批系统受理清单及其它公开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梳理和检查的结果在改革前报政务办。对由于公开事项及其内容错漏而造成的投诉,责任由业务审批单位负责。
2、能做到“全科受理”而不是简单的收件吗?即办件 是否增加了环节?效率低了?
一窗式综合受理的五大要素
1、业务先导:创新改革受理流程。按照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的原则,分为“法人类、公民类”两大版块设计综合受理,以及导办、咨询、申办辅导、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 批等系统流程,制定实施工作指引。事项清单标准化疏理工作。
2、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包括两部分:一是综合受理系统,并不是目前国家或省统建的政务平台,而是专门针对一窗式综合受理的应用信息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智能搜索、材料清单
标准化定义库、套餐式、链条式受理和审批,以及受理审核要点指引等应用实操所见所得型。二是智能化事项导办系统,让办事人“一图读懂”办事所需要求,让导办人员变成“百事通”的“大堂经理”。填单系统、数据分析可视化系统。
3、硬件辅助:政务智能化硬件。包括智能受理端、智能填表端、自助终端等。
4、人员支撑:人力部分。包括受理窗口人员、导办人员、帮办人员和进驻部门的审批人员。做好导办人员、窗口受理人员的培训题库。在启动一窗式受理改革前,进行为期一周的上岗培训。
5、机制保障:建立一套前后台联动权责边界制度。以厘清受理和审批、收件与退件的清晣责任。
清单标准化梳理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批编制“常用字典”。将所有审批部门的常办”高频事项“作为第一批清单标准化梳理,完成后就可以迅速上线运行了。
第二批编制“新华字典”。在完成第一批常用清单的基础上,再将审批部门的不常办的事项作为第二批清单标准化梳理。
第三批编制“康熙字典”。将审批部门的不会发生的事项作为第三批清单标准化梳理。同时将多个事项合并为一件事一表梳理。编制成”套餐式“清单。
3、能解决信息联通数据共享吗?
数字政府建设是需要一个“数字中台”。对于证照、事项、应用工具(搜索、问答、咨询投诉等),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独立于相关利益部门之外的“数字中台”,致力于为全网政务服务用户提供普适性、基础性服务能力支持,至少在数据同源、事项动态化管理、服务标准化等方面可以得到“更优解”。
建设前端辅助智能一窗全科综合受理系统(一窗综合受理宝典)
开发一套智能导办信息系统(导办咨询、填报、取号、调度、登记、评价)等功能,部署在省统建系统之前,弥补省统建系统因功能不够、应用度不强、事项颗粒度不细等难以操作的问题。这是解决一窗综合受理工作人员“易办、快办”和“精准办”的最重要支撑。后台各部门选项式录入到智能导办系统,再从智能导办系统统一抓取数据到省系统。
4、能解决“体外运行”、实现“一网打尽吗
一窗式受、审分离有效杜绝“体外运行”,实现“一网打尽”
在2013年我们启动改革设计,到2014年落地实施一窗式改革,就已经考虑到的。现将我们的设计及落地操作,并实践运行到现在的实践经验分享一下:
一是开发一套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支撑,解决运行过程信息流转记录的特点。从取号开始——收件受理——转后台部门分类审批(包括信息推送和实体材料交接登记)——审批结果(包括信息与实体件)——推送和接收实体件——前台统一出件窗口信息登记,并自动记录分析各审批部门审批件序号顺序排列,一旦出现审批件序号有异常,就会由信息平台系统发出警告到政务办和纪检监察部门,政务办和纪检监察部门就会联合启动倒查程序,包括审查一窗综合受理信息平台和有关部门的审批专网信息系统,进行比对,结果就一定可以查出,审批件是否体外运作的了。什么情况下会让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自动启动的呢?我们在改革之初,就曾发生了一个这样的案例,那么,我就解剖一下这个案例,来说说管住“入口”与“出口”的实践作用了:启动改革当月,前台政务中心承担的综合窗口受理了某部门的第一项业务,并由政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将受理收件信息录入到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并登记为第一号件,然后将信息推送并将实体材料转送到该部门进行当面接收,该部门审批后,将审批结果(实体件),转到前台政务中心承担的统一窗口,政务中心工作人员将接收到的这个审批件,按先后顺序进行登记到一窗式综合信息平台为第一件业务,登记的信息包括审批件的部门批号,并由信息平台发出取件信息通知到申办人手机上,然后,申办人按取件信息通知,到取件窗口签收取件。然而,在当月再次受理同样是这个部门第二个业务时,流转审批环节都一样,但在实体审批件出件登记时,却出现审批件的部门批号,与前一个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登记的同一个部门的审批件批号之间,有8个编号间隔,沒按信息平台设定的顺序,信息平台立即启动警告到政务办和纪检监察部门,政务办和纪检监察部门就立即联合进行倒查,在检查到这个部门的审批专网信息系统时,就发现那几个间
隔的审批件号已经批出,就是没有通过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流转审批的,而是直接进入后台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出件的,属于典型的体外运行违规行为。处理的结果是:局长、分管副局长、审批科长、8个审批件的经手人全部进行免职处理。从这个案例实践说明:在我们实际办事的过程,群众和企业总有通过大厅一窗式综合受理的方式去办业务的,不可能全部都直接与后台部门联系办理的,只要那怕是有一个群众和企业从一窗式综合受理平台入口办理业务的,有体外流转运行的,一定会暴露的。退一步,如果发生这个进驻部门全部都是直接进行后台接件受理审批,而一个业务都没有出现在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的,同样政务办和纪检监察部门也会进行抽查的,如果确实没有业务的,就提交给编办,考虑缩减该部门的编制,如果出现体外流转运行的,就一定查出来。通过这个案例之后,审批部门才明白,通过一窗式综合受理信息平台,以及由政务中心承担前台收件受理和统一出件登记来运作,体外流转运作是很难操作的。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此类问题了。
5、成效及推广落地
推进行政审批局“一窗式”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窗式政务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局”模式能形成“多地开花”的局面,说明二者对行政审批改革都有着积极的影响,互有优势。一窗式有效解决了政府对外服务方面,由分散部门向整体政府转变,让群众感觉到政府是一个整体。我认为,一窗式与行审局并非对立者,这两种模式必然是要走向融合的,那么行政审批局模式如何打破自身局限,在融合“一窗式”改革应注意哪些问题:
1、需要成立综合协调的行政机构。以利于统筹行政审批局与各职能部门的审批,理顺相对集中审批关系。在协调机构下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作为平台,由行政审批局与各职能部门将审批事项进驻到平台实行集中办理,同时在政务服务中心平台上推行由政务中心承担前台“一窗式”受理、后台行政审批局+N个审批部门组成审批工作体,实现两者实体融合,真正发挥两者的优势,避免各自的缺陷。真正实现受、审分离。以利于工作上的指导和对应上级多个业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有归属感。
2、事项划必须要划转到位。
划转事项有2套方案:方案一,设立更为完整审批职能的行政审批局。方案二,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经常发生、申请量大、有明确审批标准和程序的事项,对行政审批改革起到关键作用的事项和职能。
3、配置专业力量,确保行政审批落到实处。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和“调硬人、硬调人” 的规定。
4、建立闭环审批机制,解决审批监管职责界限,畅通审批监管路径。“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
5、做优做畅联合审批流程。实行“套餐式、链条式、延伸式”的审批方式。
6、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强化数据共享应用。通过“互联网+”手段,搭建信息数据平台,各 个环节实行标准化操作、标准化监管。
7、行政审批局必须推行受理、审批、监管相分离模式 实行前台受理窗口由政务服务中心直接管理和承担,按照各入驻部门(包括行政审批局)提供的受理清单,进行标准化受理收件。实行“一窗通办、联办,包括行政审批局之外的其他审批部门的业务“,真正解决“门难进”和跑”多个窗口“的问题。
六、政务服务改革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深化一窗式政务改革成功实践既不是偶然的,也非一蹴而就总结起来:有“五点启示”
(一)必须要有一个高度重视的“一把手”。高度重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工作上。之所以取得成功,关键是将行政审批政务改革列为“一号改革工程”,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二是机构上。要整合资源,做强做大政务机构,给予职能、人、财、物的保障,选好人、用好人;三是机制上。敢于突破行政审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制度建设、工作手段、服务样式上敢破善立、大胆创新。
(二)必须要有一个“本领高强的操盘手”。政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理所当然是改革的担当者。必须具有慧眼识珠去选好队伍;必须具有破解难题的武功秘技;必须具有五毒不侵不坏之身;必须具有善于谋划的张良之谋;必须具有一马当先破阵斩将之勇;必须具有流程再造之工匠精神;必须具有善于游说的苏秦张仪之舌;有针对性地制定改革方案,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从而有效保证了政务审批改革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三)必须确保有一支由政务部门领导的“前台受理窗口”直属部队。“一窗式”受、审分离政务改革的前提,就是要确保有一支由政务部门直属管理的、承担前台综合受理业务的“自己部队”,只有“自己的人”才能将改革执行落实到位。
(四)必须要有一个能支撑改革需求的“供应商”。要选好精通政务业务的咨询服务公司、息技术公司和终端产品制造商。
(五)必须制定并执行到位的一套运作管理流程和制度。加强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后台承担审批工作人员的协同管理,确保前后台相互协调配合,明确各有关部门落实将承担行政审批的科室归并及进驻政务服务中心、行政审批授权、行政审批事项梳理、将承担审批工作的人员移交政务办管理。
本来要分享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还需要与各位交流互动,但今天时间所限,就分享到这里。 各位可以从本人拙作出版《“一窗式”互联网时代政务服务变革》一书中找到很多答案的!!!本书分别从“动因和方法”、“机制创新”、“具体做法”等方面,分为五篇十章,全方位阐述“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的方法论,具体为政务一线工作者(操盘手)在推进 改革实施过程中,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有关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机制管理、业务流程、清单编制、信息平台、数据共享、多次录入、表单整合、法规障碍、人员培训、大厅管理等实操性的具体化需要破解一系列实际问题!可作为政务服务工作者的参考书、工具书、常阅书、随身书。这都是本人作为最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亲力亲为带着政务办团队深入到每一个部门、街镇、社区,到每一个受理窗口,去组织业务疏理、信息技术攻关,所走的每一步实践改革都亲自操刀,并在近几年走访了全国29个省,到205个地区与各地各级政务同仁交流的心得和经验,并与那些信息化公司的设计者、部署者进行业务交流。值得推荐!!!当然了,限于本人知识、眼界和能力水平,错误肯定是不少,谨是一家之言。在风云际会的今天,全国政务英豪有见识的情怀之士比比皆是!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高人潜藏于草野之中!